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月中篇

上回书说到语言课接近尾声,接下来的生活因为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都是琐碎而零乱的,比如可能上午准备一下续签的材料,下午再随便走走拍拍,晚上去个超市之类的。说到这里又要感叹一下英国人的做事方式,无论什么事儿都要发邮件,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一个电话打过去直接解答呢,明明就是关于更新CAS这样的简单的小问题,电话里几分钟就解决了,非要你来我往地邮件说半天,简单的事儿非要弄得这么复杂,像我大天朝用QQ,效率多高!有时候真不知道他们是在简化生活还是把生活搞得更复杂了。


无论如何,在这里会活的很开心,比如我去把公交卡改成月卡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工作的时候一边唱歌一边扭,我说我要改业务,他还激动而惊讶地说“good idea”,好像自己第一次听说这么好的业务一样。


不幸的是,也许是他们太喜欢享受生活了,据小伙伴们说,这儿的快递会让人崩溃。邮递员来家里敲门的时候既不会打电话也不会以其他任何形式提前告知,如果没有人他就会默默地走掉,不带走一片云彩……然后要收件人觉得邮件怎么还不到的时候自己去联系邮局,花个十镑左右给印巴口音的接线员致电,再辗转N个邮局去找自己的邮件,而这时候邮件已经不知道又被扔在哪个分局了,找都找不到,及其挑战耐心、听力还有体力,如果赶上寄过来的是毕业证学位证这种重要的东西的话,就更考验心脏承受能力了。


所以我现在很不喜欢听到国内的朋友或者天朝的网民发表诸如”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之类的言论,也许天朝的某些事件或者体制让你感到失望,但欧美澳的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任何地方都有优缺点,生活不是田忌赛马,勿用自己的缺点跟别人的长处对比。我必须承认,我在迷迷糊糊走路的时候差点把自己绊卡,身边的路人会说小心点啊,但这是国民素质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问题。说白了,有一天你走在长安街上,身边有人卡了,你是扶还是跑?这是国家强制你别扶还是你自己的决定?乱下结论之前应该先自省才对。有多少屌丝天天往家一坐就泡在网上骂国家,窗外刮风下雨老太太摔了老头晕了都跟他无关,碰见需要帮助的人撒腿就跑。这类人高概率最远只去过上海,上传一堆外滩自拍照,来自android系统,觉得自己十分高大上,回到家打开电脑开始yy,美国怎么怎么比中国好了,瑞典怎么怎么比中国好了,你说你都没调研过,你在那瞎巴巴啥呢!还有现在又不是十七世纪,天朝也没有比人家差很多,倒是有些更高效更成熟的地方,比如让我无比怀念的淘宝、顺丰和QQ、优酷,还有满大街都是打印店数码店和照相馆,每个收银员的数学都很好等等等等……


话题回到时间线上来,语言课的最后一周一直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因为所有考试都已经在前一周结束,最后一周基本是用来给老师阅卷打成绩的(那就应该只收我五周的学费啊喂!),于是最后一周就被安排去美术馆、去圣马丁看展,展示自己的london project,还有分别时候的茶话会。


至于去Tate Modern看展,着实没什么好讲的,有的作品真的很不错,能让人看很久很久,感叹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呢,然后恨自己不是土豪,不能去纪念品店买他的周边产品;有的简直就是坑爹,于是跟selena总结出来,当艺术家也是需要后台的,不然谁都能随便做个东西,然后说得很高级,可是同样是普通的作品配上高级的解释,为什么就是这些坑爹的作品能摆到这儿来而不是别人的呢。除此之外,一路上还遇见无数领着孩子的小团队,有的是老师带小学生来上课,有的是家长带孩子来看展,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个表格,应该是让他们看完过后写自己的心得感悟。虽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来这儿除了乱跑以外还能干点啥,不过还是很嫉妒地想,这应该就是天朝在艺术领域被其他国家甩出十条街的根本原因之一吧。如果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城市中,从小就被带去各个美术馆上课的话,我说不定现在就成大师了哇哈哈哈(自行脑补樱木花道的大笑)!


啊对了,还有,Tate Modern的大阳台是个拍摄千禧桥和北岸的好地方,不过好像发现的人并不多,因为没看见旅行团在这儿疯狂拍照……另外,伦敦的街头卖艺的人还是很值得尊敬的,比如会有带着马头面具的疯狂吉他乐手,有在闹市poppin的,过程和像小燕子卖艺一样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在地铁站里唱圣诞歌的小合唱队……但是因为自己就是个穷人,恨不得跟他们一起卖艺,所以在没有钱给他们的情况下,还是不好意思拍照的,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十年后我胡汉三变成土豪后会杀回来给他们拍照的!


对于圣马丁看展,我只有一句话:如果这篇文章的看官有想申请UAL的,那不用纠结选圣马丁吧(圣马丁没有你的专业除外),不然你会后悔的……


然后就到了最后一天,分别的时候。因为被老师鼓励过肯定过很多次,所以在心底里还是特别喜欢和舍不得这个老师的。尤其是想到老师岁数这么大了,接下来的一年也不一定能见到,一年以后再一回国,很可能就永别了,就更伤心了。我本来就是个哭点低的人,之前的四年每次假期结束回学校都得哭个几天,于是这次为了避免出丑,也避免其他人不解的看着我,整个上午都在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思路。虽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其他人都对老师没什么感情似的(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在老师这儿得到肯定了所以会格外喜欢他的缘故吧),但还是跟着大家吃吃喝喝,拍了合影匆匆去咨询续签的材料的问题了。那天下午想到今后不在这个校区上课了,接下来一个月都没课上了还是挺难过挺失落的,不过这短暂的难过马上被接下来的看房风波搅得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周末去了海德公园的圣诞嘉年华(我起的名字,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反正跟国内的嘉年华一样),表示又冷又没意思,也不知道是我老了还是怎么,觉得无非就是摩天轮过山车什么的,再说这种临时搭建的也不知道安全性怎么样,然后人山人海红旗招展,连看热闹都懒得看,更没有拍照的兴趣。唯一喜欢的就是小火车,比儿童公园的那台著名的小火车还带劲,是个超像我弟小时候玩过的一个有轨道的红色小火车玩具的放大版,可是就算是小时候玩具的放大版也是儿童size,我太大了坐不下,顿时觉得怒火已经冲破云霄。后来饿到不行,跟S合买了一个巨难吃的热狗,堪称目前为止吃过的最难吃的食物没有之一,而且让我装饰得也很丑,于是心心念念的嘉年华之行就在一个又贵又难吃的热狗的打击下默默结束了。




还有一点要记录的就是,这座城市到处都能看到老鸭子!每次见到它们我就克制不住用鸭子声音跟它们说话,幸好没人注意到我的奇怪举动……不过也许鸭子们听不懂中文,所以也就没太回应我。但是我能感受到它们在货架上过的不开心,想把它们全部解救回家,一看价钱觉得晴天霹雳,只能哼哼唧唧地眼含热泪一步一步挪出商店。










附赠一张知名不具的黄鸭。




之前提到周日去看房,觉得看房的过程不敢再提,泪已湿满襟。一家是朋友介绍的超好的房源,另一家看照片不错,花园不错,厨房不错,还是阳光房,登门一看居然是地下室,一个房子住了十多个人,跟传说中的北漂地下室似的,顿时吓傻,断了一区找便宜房子的念头,果然一分钱一分货啊……以下沿路随拍。






下面终于到了相机出马的时候了,没带脚架还要拍夜景,只能把相机架在路边的围栏上,还在寒风中扎着马步,累的我呀……纤纤擢素手(啊哈哈)完全冻僵,大气也不敢喘,觉得比练瑜伽难多了,一百张也就有一张成片。伦敦眼拍得还是挺失败,下次带好设备占好最佳拍摄位置再战。












当晚回家瞬间就复活了,第二天杀到电影院看丹尼尔的新电影。话说之前的那个周五,就是kill your darling首映的那天,在facebook上看到说当晚丹尼尔会出现在8点45场的影院跟影迷见面,于是我上网做了无数功课,最后发现8点45开场,看完岂不是要半夜了,我该怎么回家呢。首先伦敦地铁可能有鬼,其次我下了地铁要是没有回家的公交可怎么办呢,还有半夜如果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被暗杀了怎么办呢,我可不想变成一盒骨灰飞回家啊……于是在我不停地说服自己又被自己说服的过程中,错过了跟丹见面的机会,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发现我的室友们都周末后半夜回家,她们也没被暗杀啊,于是无比后悔当时没去见丹尼尔,捶胸顿足ing。


周二中午去看电影,没想到是个老影院,老到什么程度呢,到我以为我再往下走就要走到异次元了。放映kill your darling的影厅是在地下,工作人员大手一挥告诉我往下走,我还以为最多相当于国内的地下一层呗,结果转了无数个弯也下不到底,楼梯的四壁都被紫红色的地毯包裹着,又矮又窄小,那大气程度完全被哈尔滨的防空洞甩开十条街,于是就在心里嘀咕说英国人都人高马大的,为什么建筑物都这么小,楼梯也小地铁也小,我一米六几的海拔都觉得压抑,他们一米八两米的人可怎么办,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折磨自己呢。想着想着就走进影厅了,结果里面一盏大灯都没开,只有几个发着幽暗蓝光的壁灯,我隐隐约约看见最前面有且只有一个貌似是后脑勺的东西飘在那里,但是不敢确定,因为肉色只有一小块儿,而且真的好像漂浮在半空一样,顿时吓到腿软,不知道该进该出。我摸摸右手腕,发现那天没戴佛珠,顿时要晕过去了,觉得万一是个人的话我要是撒腿跑了多尴尬,万一是鬼的话我跑也没用啊,这楼梯这么复杂,跑也得跑半天,而且没准后方已经被它的同伙包围了,我一跑只能死的更快。于是我壮着胆子,撩开刘海,露出我的阳气来,准备上前了。结果走近一点才发现是个谢顶的大叔,因为他穿着黑衣服,仅剩的一圈头发也是黑色的,所以在黑暗中只能看见他谢顶的锃亮的后脑勺……


后来我找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来,无聊地自拍(……)。拍着拍着突然听见异响,地板也微微震动,仔细感受一下才发现应该是不出五米之外有地铁开过,而且根据我名侦探的推理,这地铁的高度跟影厅的高度并不一致,大概在影厅一半这么高。于是突然觉得很神奇,仿佛伦敦地下解剖图已经展现在眼前一样,原来地下除了地铁以外还有影院啊,而且就在身边。如果我有土系斗士精神的话就转移进化成古洛顿兽,然后用他那个大锤子往墙上一锤就是地铁,再一锤是个酒窖,再一锤没准就到魔法部了。想到魔法部,又觉得小说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前就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小说中的魔法部啊密室啊都要在地下,而且还地下那么多层,总觉得地下有那么深吗,现在才知道伦敦的地下也是个复杂的大世界啊;还有密室那一部里的蛇怪住的那个管道,超像地铁里的通风管道;书里描写的魔法部的人上班的状态也跟早高峰时候地铁电梯上的上班族如出一辙……太多太多一时想不起来其他的了,总而言之,觉得来了伦敦看了哈利的拍摄地并不够,只有住在这,生活在这,才能亲自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书中描写的各个细节的来源。


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的意识流中的时候,电影开始了,更准确地说,广告开始了。扯脖子放了半个小时广告,观众居然没表现出不满或者焦躁,我觉得要是在国内的话大家应该都焦躁不安,每当一个新广告开始的时候就怨声载道了吧。但幸好这广告比国内某些电影还好看,我想想觉得其实花78块钱来看半天广告也不算太亏。后来终于开演了,我一直在心里呐喊”字幕组!字幕组去哪了!“一边对着丹尼尔的脸傻笑。反正最后看懂了大概,觉得丹尼尔演技大进步啊,比火焰杯时候的主角跑龙套之感好了一百倍呀一百倍。








看完电影以后心情超好,趁热打铁去看了一眼哈利的周边专卖店,我在店里流连忘返,转了一圈又一圈,飞天扫帚居然要一千多人民币一把!太多细节图我就不贴了,看一遍折磨自己一遍(其实主要是已经在微信里跟好朋友激动过了,现在再说一遍总觉得怪怪的),只放一个大爱的真假挂坠盒(假的里面居然还有RAB的字条!)的照片以作纪念吧。




又过了一天,一早起来终于见识了雾都的大雾。去超市的路上发现高的建筑物一半在雾中一半在雾外,肉眼看来超像海市蜃楼。








下完雾以后第二天又微微飘雪,陪别人逛街。我就发现这女人们吧一来伦敦就疯了,从下午一点半一直逛到十点半商店关门,表示完全招架不住,并且作为一个逛街神速也不需要别人给着装建议的人觉得长时间逛街实在是浪费生命的行为。在这漫长的下午,我觉得自己简直要淹没在时光的洪流中了,脚跟着走,心里一直在想”我为什么不去逛些景点拍拍照,为什么要在这浪费生命,到底什么是生命,人死究竟能不能复生,永远有多远,宇宙到底有没有边际“之类的,已经上升到了哲学和天文学高度。后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让我来伦敦以后第一次想家,真想大吼一声”老娘不走了!“然后打飞机回家。


当我在某个夜深人静之时回忆这一天行程的时候突然发现,好朋友难得,步调一致的好朋友更是稀有。认识的人越多越觉得让自己感到舒服的还是以前的那几个人。于是非常庆幸自己有频率相同,喜好相似,人生观价值观相近,能互相鼓励并且能读懂对方什么时候虚伪什么时候在暗讽的好朋友(们)真是三生有幸,最主要的是!让我不会累!很轻松!很舒服!想说啥说啥!想干啥干啥!所以现在我宁愿自己玩!谁也别来找我玩(怎么说着说着说咆哮了……)!


好了,作为分割线,附一张毫无构图的休息照。




还有中午在家楼下的首次脚架自拍,觉得不算成功(画外音:主要要是模特问题),但是就要从这儿搬走了,留个纪念吧。





呼,终于进入最后一段了,终于要写完了,累死我了,从天亮写到天黑啊。


昨天沿着泰晤士河散步,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先走到了borough market,发现同样是菜市场,咋就跟我家楼下的农贸市场差距这么大呢!激动地进去看了半天拍了半天,看见一个写着”NO.1 GRANDMA"的有立体小花装饰的袋子,想买回来送我奶,都要掏钱了又想到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给我奶,就先按捺住没买,不然搬家还要经管它……后来发现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越来越多。作为一个一遇到人山人海的状况就瞬间怨气冲破天际的人,我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情有变差的趋势,于是迅速闪离了现场。


















下面是塔桥大放送时间。

























月中篇到此基本完结,在结束语这里我想说,谢谢上一篇文章的读者,明明是陌生人却给了我那么多祝福和鼓励。本来是为了逃避人人微信和微博上的太多认识的人,只是为了让我妈和我弟看到我的文章才发表在这儿的,没想到意外地得到了陌生人的关注。因为素不相识,不知道该以什么口气回复,所以对于你们的祝福我除了说感谢以外也不知道怎样表达,但我的每一个回复都是充满幸福之感的真诚的感谢啊!


评论(10)
热度(10)
© Miss马尔代夫 | Powered by LOFTER